首頁>蛋白修飾鑒定>泛素化位點鑒定
泛素化位點鑒定
*此項目適合進行蛋白泛素化位點初步定性,適合蛋白SDS-PAGE和蛋白溶液樣本。
泛素化是分子功能強大的調節因子,通常情況下與蛋白的降解有關,也在蛋白分子細胞內定位、DNA損傷反應、突觸小泡融合以及免疫和轉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。需要降解的蛋白質再通過一系列酶級聯反應后被標記上泛素標簽。
在線咨詢
下面是泛素化蛋白酶體系統(UPS):
- ? 泛素被標記在底物上,隨后發生一系列酶級聯反應包括E1(泛素激活酶),E2(泛素結合酶),E3(泛素連接酶)
- ? E1水解ATP之后形成泛素-腺嘌呤,介導后續反應形成硫酯鍵,并將泛素(Ub)傳遞給E2
- ? 最后通過一系列反應將泛素(Ub)傳遞給酶底物,去泛素化酶(DUB)可以去除底物上的泛素標簽并循環使用
泛素的不同鏈接方式:
蛋白底物可以發生單一泛素化,多單泛素化,同型多聚泛素化和異型多聚泛素化。
- ? 單一泛素化(Monoubiquitination)and 多單泛素化(multi-monoubiquitination)
- ? 同型多聚泛素化(Homotypic polyubiquitination)。泛素可以相互連接形成鏈,并連接在任意的其中7個賴氨酸殘基上包括 (Lys6, Lys11, Lys27, Lys29, Lys33, Lys48, and Lys63) ,或者 Met1。在多聚泛素化過程中,還會有一些類泛素化的修飾集團參與,例如 SUMO, NEDD8, and ISG15
- ? 異型多聚泛素化(Heterotypic polyubiquitination)。在多聚反應過程中,通過在不同的泛素分子上發生不同的連接集團,可以形成一個混合的泛素化序列。每一個泛素上也可以發生幾處修飾,產生分支多聚物
泛素化位點的發現是諸多生物實驗的核心,通常來講賴氨酸殘基突變為精氨酸,因為側鏈親質子性因此不能發生泛素化。大多數實驗室通過利用經典WB技術和特異性泛素化抗體檢測蛋白的泛素化位點,但因為抗體的特異性與敏感性等限制,質譜技術的發展使發現新的泛素化底物和特異泛素化位點成為可能。
Aimsmass提供專業的泛素化位點鑒定服務,泛素化是通過將甘氨酸C端的泛素連接在目標蛋白中賴氨酸的ε-NH2殘基上,含有76個氨基酸,分子量大小8.5Kda的多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