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電聚焦(IEF)是確定蛋白質等電點(pI)最常用、應用最廣泛的方法。在 IEF 過程中,給定樣品的蛋白質通過 ph 梯度凝膠電泳分解。由于蛋白質在 IEF 中的電泳遷移率取決于它們的凈正電荷或負電荷,一旦達到中性 pH 值(蛋白質不再攜帶凈正電荷或負電荷的 pH 值),蛋白質就會保持在相應的 pH值中穩定。這個蛋白質變成中性(或等電)的 pH 值稱為蛋白質的 pI。
蛋白質在固定 ph 梯度凝膠(IPG)上的電泳遷移率取決于其總正電荷(酸性)或負電荷(堿性),這是 IEF 技術的基本原理。在等電聚焦(IEF)中,帶凈正電荷或負電荷的蛋白質通過 pH 梯度凝膠遷移,直到到達等電點(pI),即保持中性的 PH 值。因此,蛋白質的pI表示其凈電荷,這是決定其在特定環境中穩定性/活性的關鍵因素。通常,第一維 IPG-IEF 之后是第二維 IPG-IEF,聚焦的蛋白質被變性/還原并在 SDS-PAGE 凝膠上解析,用于隨后的免疫印跡來驗證蛋白質的身份。最近發展的一維、垂直的 IEF 和免疫印跡技術使多個樣本的并發分析(pI 測定)成為可能。
IEF 和 cIEF 是 pI 測定中最常用的兩種技術,它們可以根據 pI 的不同對蛋白質和多肽進行分離。在 IEF 中,將采用商業化的固定 pH 梯度(IPG)條帶或 pH 梯度的一維垂直 IEF 凝膠,與 IPG 條帶相比,后者可以以更簡單、更節省時間的方式分析多個樣品。對于 cIEF,它縮短了分析時間,減少了樣品的消耗。在裝入毛細管之前,樣品將首先與精確的等電點標記劑、兩性電解質和穩定劑混合。在毛細管中聚焦完成后,可原位檢測蛋白樣品的 pI。Aimsmass 有兩種方法可用于pI測定,我們的科學家將根據您的特殊要求和樣品類型優化方案。
實驗流程 |
![]() |
服務流程 |
|